《人生之路》:小说中的主角高加林与电视剧里,有三个很大的区别 全球聚看点

序言

路遥先生的小说,向来备受读者喜爱。

其犹如一扇金光璀璨的大门,带领大家进入真实的世界......


(相关资料图)

——不同于梦幻跟一切皆有可能的爽文,平淡却一针见血的文风,令人颇有醍醐灌顶之感,读完后劲很足,弥长的叹息之余,更有对人物的深刻共情。

《人生之路》,这是根据曾获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响力小说《人生》改编,瞬间将观众的期待值直接拉满。

尤其男主高加林的形象是否吻合,成为关注度很高的话题,毕竟,无论是对于人生选择的描述,亦或是跟刘巧珍与黄亚萍两位女孩子的感情纠葛,高加林都是当之无愧的关键。

那么剧版的高加林和书版还原度如何,若不同的话,具体有哪些区别呢?其实大体来看,个人认为有三大不同之处。

一、时代背景

剧版跟书版的高加林,其实还是有一定出入的。

——虽说演员选的挺贴,也相当敬业的将白皙的精致帅,打扮为粗糙黝黑的土帅,符合贫穷落后的农村小伙身份。

可通过时代背景的改编,就让两版高加林有了截然不同的核心变化。

书中描写的时代,正值城乡对立焦灼的时期,条例明文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的几条路,除此以外绝无可能。

而剧版将时间线往后推了十年,那随着改革开放,其实就算偏远农村因消息闭塞接收到的慢一些,可知识青年也有了欣欣向荣的希望。

尤其对于像高加林这样刻苦的学霸而言,选择正大光明考大学出山区,就是十分畅通的一条路,好比许多家里的亲戚们。

哪怕跟剧中的改编那样,高加林的名额被冒名顶替,他也可进城打工,从头靠实力奋斗,因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也是一个英雄不问出处的年月......

——许多如今鼎鼎大名的富豪,当年也都是直接下海打拼。

年代背景的不同,就让高加林有了核心的区别,大致分为困境程度不同、压抑度不同与挣扎的难度不同。

1、困境

书中的高加林,就像自古华山一条路,他没有那么多的选择,因而对于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才迸发出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紧紧抓住的急迫感。

高中毕业成为民办小学的教师,这份工作让高加林感到体面且充满前景。

体面之处在于,总算不用跟泥土打交道,使当下的流行词正是“穿上了长衫”,站上讲台,教书育人让学问有施展之地,并可随着努力获取评先进和调动工作的可能。

剧版的高加林也有成为教师的剧情,但走向是大学名额被顶替,想要复读却家境艰难的无奈之选,相当于一个过渡缓冲期。

从心态上来说,就没有书版那种视若珍宝之感。并且,两版高加林表现出来的都是对学生负责,对工作很敬业,但发心其实是不同的。

直白些说,就是路遥先生描绘出了一个十分复杂,人性幽微面更曲折的人物,将个人的前景与发展总是排在首位。

——负责敬业的背后,更多是寄希望于获取突围机会,而不是只为学生们好的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伟岸形象。

就拿送学生就医从而失去教师职业这个点来说。

搁在书中的高加林身上,他大概率不会这么做,机会宝贵且万事只能靠自己的思维惯性下,理智让其做不出来这么无私的举动,毕竟数年来对其“个人主义者”的评价可不是空穴来风。

没有任性的本钱,只能如履薄冰的打好现有的牌,抓住翻身的机会,从而显得目标明确。

可放在那个进退维谷的时代里,又令人苛责不起来,反倒产生极深的共情,不成功便成仁,困境如浪潮般涌来,高加林自己都通达不起来,再让他兼济天下,就显得有些难为人了。

2、压抑

在时代背景改编这一前提下,两版高加林心理上遭受的压抑程度就截然不同,剧中,大家都默认其”金鳞岂非池中物“,没能走出去成为城里人,属实是屈才了。

可在书中,惯有思维认为城市、农村两者间的身份,是命中注定,投胎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因而,能有机会突围出去自然最好,若不成,也不觉得有啥奇怪的,毕竟芸芸多的乡亲不都这么过来了。

高加林教师职位被书记高明楼挤占给自家儿子,大家只会认为强取豪夺不地道,但无法设身处地理解高加林梦想破碎的绝望。

说不定,还以为最次不也有种地保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就有回报很踏实。

高加林真是欲哭无泪,目光所及都是关心却不懂他的人。

这就导致再殷勤备至的嘘寒问暖,也显得像“无效关心”,犹如一个人被封在了玻璃罩子里,精神世界都已经呐喊和哭求了,他人也理解不了。

极致的压抑跟寂寞,就是促使他义无反顾靠近黄亚萍的一层原因,毕竟碰见个能聊时事、哲学跟未来的伙伴,简直太不容易了。

在此之前,愤恨只能对着土地发泄,手都磨出血也神情不变,因为他的心更疼......

3、挣扎

依然脱不开时代背景,当书中的高加林有个机会前往城市工作后,哪怕心知肚明这是不正当竞争,可走近梦想的满足感让他欲罢不能。

为怕失去,从而产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留住的破釜沉舟之孤勇,哪怕献祭自己的良心。

刘巧珍跟黄亚萍之间的选择,感情在其中都占挺小的比重,对于高加林来说,更多是身份跟两种生活方式的抉择,代表着阶级的不同。

黄亚萍满足他对于城市知识女性的所有期望,学识渊博、妙语连珠,对事物有见地有看法。

但刘巧珍的传统“以夫为天”形象,让高加林觉得即使留在城市里,可婚后依然摆脱不了泥土味,就好比那一床狗皮褥子,是身份的烙印。

——以此类推,刘巧珍淳朴的个性,衣食住行的品味,包括言谈内容等都会让自己饱受他人的嘲笑,相当于时时刻刻提醒着出身的云泥之别。

因而,书中的高加林在做选择时,内心是万分挣扎的,毕竟故乡虽落后,却是生他养他的根,狠不下心斩断。

但“成为城市人”的欲望太深,以至于化为执念,从而才被刘巧珍家长里短的唠嗑和狗皮褥子刺痛,做下跟过去切割一切的决心。

正因这份抓心挠肝的挣扎与划清界限,后文再次回到农村,才产生铺天盖地的悲剧色彩。

二、细节与人设

时代背景改编牵连出的两版高加林区别聊完,再来看看细节与人设的方面。

为了增加戏剧效果,剧中一行人下馆子聚餐,这在书中属于不可能出现的桥段,不仅因为高加林求学花费不小,父母都是咬牙供他读书,更因70年代左右,饭馆并没那么平易近人。

就哪怕往后推十年,八十年代下馆子的也都以干部职工居多,更何况喝的还是冰峰,先不说钱的事,陕北当时流行的也是千狮桥汽水,产地为绥德,约为五毛钱一瓶。

再加上一开头高加林风风火火的蹬着一辆自行车,停车十分虎,把车轮子都甩飞了,跟他农村长大的身份也不符合。

推测想要表达出的,是高加林对于高考的急切跟看重,可如此潇洒不羁,说是《血色浪漫》的钟跃民还行......

高加林大概是怎样一个人设呢?

他是一个敏感要强且自尊心极高的人,正因要强,才会在求学阻碍十分大的时代里,成为村子中的佼佼者,这让他获得优越感,产生与众不同的高自尊。

就如总结很精辟的“凤凰男”人群,单论个人能力,那绝对是一骑绝尘的凤凰。

可出身的不自信,也让其内心非常敏感,从而搁在哪都显得不合群,如生活在故乡,曲高和寡无法融入,一点共同语言都能没有,但放在城市,又提心吊胆生怕他人瞧不起自己。

好比让高加林破防的狗皮褥子,他笃定的认为城里人谁用这个,若是铺了肯定招人笑话,可其实大家真的会因此嘲弄他吗?

——答案大概率是不会的,几笔写尽高加林的敏感。

感情中,高加林则属于相当闷骚的风格,将不主动、 不拒绝、不负责表达的淋漓尽致。

在当时,一般情况都是男人主动表达心意跟发起追求的大环境下,高加林采用的是展示自己,吸引女孩子来追他。

虽说剧中为了丰富情节,增加了许多高加林跟两位女主的互动,但这个人设还是拿捏的很准,令黄亚萍跟刘巧珍都十分大胆的表达爱意。

当然,程度稍有点用力过猛,书中的刘巧珍没有这么彪悍,满心爱意更多是从关怀照顾和神情中体现出来。

咋说她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在对女孩子要求十分严苛,伦理约束极强的环境下,主动关怀照料一名男性,已经足以将闲话传得满天飞。

若真跟剧中的刘巧珍一样,敢开着拖拉机飙车,那乡亲们都能以为她中邪了......

而黄亚萍也没剧中的那般喜爱高加林,在他审视这段感情,觉得跟黄亚萍在一起,有这样那样的好处时,黄亚萍也在审视着高加林,觉得他有能力、三观相投。

但出身背景依然重要,在一起的前提,建立在高加林能来到城市工作并定居。

所以高加林被揭发靠关系获取工作,需要再度回到农村时,黄亚萍就跟他说了分手,而高加林也并没有多么意外跟伤心。

这也是他的形象,被读者称为“利己个人主义”的原因。

他好似两位女孩都放不下,但又像谁都不爱......

在伤害刘巧珍之后,书中有一段高加林内心自白,他先是发狠都不要良心还想良心干啥,接着找借口,为了远大前程必须有所牺牲,对自己也要残酷一点。

不难看出,书中高加林抛弃刘巧珍后,基本想的都是此事对自己的影响,以及怎样接受跟面对,不惜对自己都要残酷,至于刘巧珍的下场,他压根没在乎。

看起来冷漠的不近人情,可细一琢磨,又让读者对高加林生起深刻的唏嘘!

良心本就是道德净值很高的奢侈品,高加林连想体面的生存下来都步履维艰,因而也就顾及不到别人的感受。

常说的一叶障目就是这样,当有一个巨大的欲望摆在眼前时,其余任何都关注不到,哪怕是亲情跟爱情。

对高加林来说,爱情是雪中送炭的温馨和锦上添花的激情。

刘巧珍在他人生跌入谷底时出现,给予关怀的同时,仰望和崇拜让其找到慰藉。

——黄亚萍则代表城市身份的圆满,所以有了更高的选择,刘巧珍就可以下课了,再打回原点那一刻,黄亚萍的离开与否也不重要,毕竟心心念念的城市工作都没了。

两版高加林细节跟人设的区别谈完,下来就是片段跟后续的关系。

三、片段和后续

《人生》这部中篇小说,描述的是高加林一段时期的故事,因而结尾的标题为“并非结局”,等于说一个留白,到底高加林未来走向如何,让读者有充分的想象力。

既可以觉得他认命了,就在教师的岗位上波澜不惊的过完下半辈子,不想着突围出农村成为“城市人”。

也能认为他有越挫越勇的魄力,好比头一次职位被顶替之时,将愤恨都积压在心底化为动力,瞅准机会就再次出山。

而剧版则拍出再度回乡的后续,高加林历经坎坷,对文学产生热爱,认为可以找到为生命鼓舞的力量,开始给各大杂志投稿。

——不久,小说获得青年作家一等奖,能够去上海领奖,并被知名报社录取,又报名成考,云开雾散路走的很顺......

顿时悲剧色彩一扫而空,颇有苦尽甘来之感,让观众看得很爽。

高加林就跟武侠作品里的主角一样,返回农村就像掉落山洞,总能找到秘籍和信心。

而且,经过一番修炼后变得更猛了,再度回归就惊艳世人,曾经失去的以更高规格重新拿回,并且是以堂堂正正的实力。

感情线,则是跟黄亚萍旧情复燃,曾经梦寐以求的愿景全部实现。

皆大欢喜的后续,对于书粉来说就看喜好了。

若偏爱披荆斩棘,最终应有尽有结局的,或许会很喜欢这个续写;若觉得求不得,人生就是很难得偿所愿的,则感觉太喜庆了,就像一个让人沉醉的美梦,没有悲剧更发人深思。

但也承认这个改编属于合情合理,因为高加林确实经历不少大风大浪,对于人生的思考深度自然不同凡响,小说能获奖也并非完成不了的任务。

而与黄亚萍复合,则能将那段因现实分开的故事画一个句号。

不过,虽然剧版的高加林也演绎的相当能牵动观众的心,如对两位女孩心动跟踌躇不安的表现等,可许多读者却不甚满意。

他们觉得,时间线的推后,就让整个《人生》小说的内核全部改变,并未表现出身处城乡对立交叉地带知识青年的艰难,从而引发人们的思考跟共鸣。

对于人性复杂的探究也没那么深刻,剧版的高加林相对偏正派,遇事并不是以自己为先的考虑问题,而书中则更“自私”一些。

无论是人生前景的选择,亦或是感情中的取舍,可结合整个故事的铺垫又让人难以苛责,正因真实且复杂,才被奉为经典。

关键词:

为您推荐

华为Mate 60 Pro需求旺盛!分析师郭明錤预测:一年内至少销售1200万部【附智能手机行业分析】

这一系列产品的成功不仅体现在销量上,更凸显了消费者对华为品牌的认

来源:前瞻网2023-09-09

山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央广网太原9月9日9月8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加快转型发展”系

来源:央广网2023-09-09

《腐烂国度2》武器 M4 CQBR防爆枪如何获取

《腐烂国度2》是一款开放世界的生存幻想游戏,可供与最多3名好友合作游

来源:腐烂国度2吧2023-09-09

美元连续八周上涨,顶级分析师对可持续性态度不一

美元连续八周上涨,顶级分析师对可持续性态度不一

来源:汇通财经2023-09-09

2022 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模拟卷(179)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前模拟卷(179) 网上课程学习请电

来源:学易网校2023-09-09

最后一天!“博爱大理市行”邀您再冲一次

99公益日公益不仅是大爱无疆也是从善如流奉献不一定是一掷千金也可以是

来源:腾讯网2023-09-09

证监会拟修改文件 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

题:证监会拟修改文件将公募REITs试点资产类型拓展至消费基础设施中新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9-08

成都高新区锦悦府人才公寓选房顺序

成都高新区锦悦府人才公寓选房顺序2023年9月10日13:30-17:29,选房号段

来源:本地宝2023-09-08